logo logo

新闻详情

产业新闻

发布时间:2024-07-23 信息来源:青记

1、第34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开幕

7月19日晚,第34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开幕式在金沙滩啤酒城举行。

本届啤酒节于7月19日至8月11日举办,设西海岸新区、崂山区两个会场,同期在其他区(市)举办特色活动,进一步擦亮“中国啤酒之都”城市名片。西海岸会场位于金沙滩啤酒城,规划星光大道、啤酒大篷、广场游乐、休闲美食、时尚潮流、啤文博览、中心舞台七大功能分区和啤酒美食、文体活动、合作交流等七大活动板块,期间将举行音乐演出、艺术巡游、体育竞演等2000余场次活动。崂山会场位于世纪广场啤酒城,设置集中品饮区、商务品饮区、品牌啤酒品饮区、海潮市集、潮玩街区五大功能分区和精彩演艺、时尚潮玩等五大活动板块,期间将举行“山海印象”原创音乐等文艺演出130余场和巡游表演70余场。(来源:青岛发布)

2、上半年青岛出口增速高达9.8%,跑赢全国全省

据青岛海关统计,上半年,全市完成进出口4378.3亿元、增长1.8%,占同期山东省进出口总值的27%,继续保持龙头地位。其中,出口2545亿元、增长9.8%。6月当月,完成进出口817.6亿元、增长1.1%。其中出口499.8亿元、增长11.7%。6月当月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速分别高于全省6.4、11.8、1.1个百分点。

上半年,出口方面,青岛增速领先全省全国平均水平。9.8%的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9、0.7个百分点。出口增量227亿元,对全省出口增长贡献率27.5%,拉动全省出口增长2.5个百分点。东部沿海8城市中,出口增幅仅低于深圳和宁波。

青岛机电产品、劳密产品、农产品均保持增长。聚焦国际市场开拓,青岛深入实施“好品山东鲁贸全球”市场开拓行动,发布《关于推荐2024年境外展会的通知》,推荐130场重点境外展会,上半年共组织1061家企业参加71个境外展会,全覆盖组织企业拓市场、抢订单,推动产业优势转化为贸易优势。其中,机电产品出口1291.3亿元,增长14.4%,占出口总值的50.7%。家用电器出口203.2亿元,增长26.1%;汽车零配件出口117.6亿元,增长6.4%;集装箱出口89.5亿元,增长73.4%。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全市“新三样”产品出口22.7亿元、增长48.2%,高于全国59个百分点,占全省“新三样”出口比重42%。同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425.8亿元,增长0.9%,占16.7%。农产品出口230.6亿元,增长10.2%,占9.1%。

进口方面,铁矿砂进口量价齐增,机电产品进口大幅增长。上半年,铁矿砂进口1819万吨、增加38%,价值156.8亿元、增长48.6%,占进口总值的8.6%,提升3.2个百分点,拉动进口增长2.6个百分点,平均价格为每吨862.1元,上涨7.7%。此外,机电产品进口328.4亿元,增长26.5%,占17.9%。其中,半导体制造设备进口85.6亿元,增长163.7%。(来源:青岛财富圈)

3、青岛全市人工智能产业链工作调度会召开

7月15日,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链工作调度会召开,总结人工智能产业链前期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安排部署下步重点任务。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人工智能产业链链长赵豪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赵豪志强调,要持续用力抓好海洋领域大模型的优化提升,加大对智能制造、智慧港口、医疗健康、康复等领域大模型研发的支持,推动垂直领域大模型的开发应用走在前列。要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算力资源统筹调度,确保算力充足、便捷、优惠,更好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支撑。要加快高质量数据汇聚和共享,做好全市公共数据资源统一运营管理,加快推进企业数据资产化,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乘数作用。要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突出产业招商、场景招商,高质量招引落地一批发展前景好、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要完善配套支持政策,强化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挖掘应用场景,加快技术攻关,更好引导和扶持产业发展。要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发挥好专班成员单位、有关区市和功能区的作用,凝聚工作合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加快发展。(来源:青岛政务网)

4、胶东五市拟赴港上市企业齐聚,“青企高质量发展与香港机遇”资本市场论坛在青举行

7月16日,“青企高质量发展与香港机遇”资本市场论坛在青举行。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5市相关部门负责人,拟赴香港上市企业、中介机构的代表和专家学者等16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来自香港交易所、中泰国际、招商银行、香港麦家荣律师行、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等资本市场专家齐聚一堂,围绕香港资本市场发展动向及改革要点、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实操要点、中资企业跨境资本市场金融服务方案、香港上市架构重组、企业赴港上市财务关注要点等热点内容做了讲解,共同探讨赴港上市的前沿思考与实践。期间,胶东五市拟赴港上市企业、跨境并购企业、投资机构代表与现场嘉宾进行了热烈互动。

截至2024年6月底,青岛在港交所上市公司达18家,数量居山东省首位,IPO募集资金总额达112.98亿元人民币,总市值达4742.33亿元人民币,行业覆盖了金融、家电制造、消费、人工智能以及港口航运等。目前,全市共有两家企业在港交所排队待审,10余家企业拟申报港交所。(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5、青岛13项产品入选首批山东省首件套电子产品公示名单

日前,山东省工信厅公布了拟认定首批山东省首件套电子产品公示名单,青岛市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低功耗液晶电视A52H和4K广播级监视器、青岛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多规格超清LCD触控一体化显示模组、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的超高清全色激光电视L8K、青岛海信商用显示股份有限公司的海信Vision Hub全场景智慧平板、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的Z系列音视频记录仪、青岛迈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码表、青岛海信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的海信医用内窥液晶显示器HME系列等11家企业的13项产品成功入选。

首件套电子产品,是指申报主体通过自主技术创新首次研制成功,在规格、性能、技术参数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能够批量生产,具有较好市场前景的芯片、元器件、整机终端等电子产品。(来源:青岛工信)

6、青岛5家企业入选首批山东省数字产业先锋企业公示名单

日前,山东省工信厅公布了拟认定首批山东省数字产业先锋企业公示名单,青岛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芯恩(青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万链指数(青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沐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5家企业成功入选,所属领域涵盖数字终端、集成电路、云服务大数据、高端软件等多个细分赛道。(来源:青岛工信)

7、青岛市新增65项市级生产性服务业资源库入库资源

近日,青岛市发展改革委公布2024年度市级生产性服务业资源库入库名单,确定65项资源作为第4批入库资源,其中服务产品33项,服务机构22项、服务方案10项,主要分布在软件和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重点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截至目前,市级生产性服务业资源库共有资源223项,其中服务产品94项、服务机构87项、服务方案42项,有效增强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来源:青岛发改)

8、中泰高铁技术合作深化,高速列车技术教学培训谅解备忘录签署

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与中车四方股份公司、泰国铁路技术研究发展局、泰国农业大学以及西南交通大学共同筹划在泰国设立高速列车技术课程,7月11日,多方共同签署了“高速列车技术教学培训谅解备忘录”。

各方将在泰国农业大学联合设立针对教育水平和专业水平的高速列车技术固定课程和非固定课程。此次设立的高速列车技术课程,将围绕高速列车设计、制造、运营及维护等关键环节,系统传授先进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将为泰国培养高铁领域国际化技术工程人才,推动泰国高速列车技术的发展。(来源: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

9、康复大学与四川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7月19日,康复大学与四川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举行。根据协议,双方将按照“长期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共同构建师资交流、学生联合培养机制,推动学科协同发展,开展科研联合攻关,共建“智慧康复”产学研用融合平台,共同推进中国康复高等教育和康复事业高质量发展。

四川大学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与康复大学共同推动康复医学、康复工程学等学科及行业标准研制建立,进一步提升中国康复学科及产业的体系化、专业化和国家化建设水平,希望双方携手,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来源:康复大学)

10、上半年青岛海洋领域新签约项目86个,总投资472.72亿元

近日,青岛2024年海洋项目建设“半年报”出炉:总投资2125.27亿元的140个海洋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07.5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59.14%;海洋领域新签约项目86个,总投资472.72亿元。(来源:智汇海洋)

11、日兰高铁全线贯通,青岛北至郑州东站最快3小时40分

7月18日上午,日兰高铁全线贯通运营活动在菏泽东站、兰考南站同时举行。日兰高铁全线贯通后,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最高达84列。其中,开行跨线动车组列车77列,日照西、菏泽东、庄寨至兰考南站最快2小时26分、26分、17分可达;青岛北、日照西至郑州东站最快3小时40分、2小时36分可达,动车组列车最快运行时间较此前分别压缩46分、59分。(来源:青岛发布)

区市新闻

1、青岛金家岭金融区与三星财险(中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7月12日,三星财险(中国)有限公司半年年会在青岛金家岭金融区举行。期间,双方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拟在普惠保险、绿色保险及财富管理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来源:金家岭金融区)

2、崂山区人民医院“亮相”,总投资23.9亿元,力争2026年建成使用

7月13日,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网站发布了《崂山区株洲路片区部分地块控规调整及崂山区人民医院规划建筑方案批前公示》,崂山区人民医院效果图正式“官宣”。

崂山区人民医院项目规划范围为深圳路以东、跨海大桥高架路(长沙路)两侧。根据公示,崂山区人民医院总用地面积为72797.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987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250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04870平方米。包括主体医疗区88944平方米、医疗保障区36056平方米。机动车停车位约1600个,其中含200个公共停车位。

崂山区人民医院项目将建设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一所,包括门急诊医技楼、住院楼、感染楼、健康体检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地下车库、人防医院等,设置床位650张。项目总投资达23.9亿元,力争2026年建成使用。(来源:青岛日报)

3、上合国际绿色农产品博览交易中心开园

7月14日,上合国际绿色农产品博览交易中心开园仪式在胶州举行。上合国际绿色农产品博览交易中心以构筑高效安全、绿色智慧的国际农产品经济生态圈为核心,通过搭建交易结算、展示营销、研发检测等九大平台,推动农业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和产业协同耦合发展,聚力打造面向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绿色农产品流通枢纽和资源配置中心。

安粮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9家产业链合作企业、中国物流集团青岛诚通供应链有限公司等9家供应链合作企业、中国工商银行青岛市分行等9家金融合作企业集中入驻签约。首批签约企业入驻后,将高效链接全产业链上下游,实现产业要素资源高效集聚与流通,助力上合新区打造国际农产品产业基地。(来源:上合示范区)

4、中国外运青岛有色矿产合成集散中心启动

7月19日,中国外运青岛有色矿产合成集散中心项目启动仪式在青岛自贸片区举行。

中国外运青岛有色矿产合成集散中心项目总投资1.6亿元,铜精矿混配加工能力达到40万吨/年。项目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国内外知名品牌核心设备,可满足6种货物同时混配,通过高自动化方案,全自动化作业、强安全环保管理和严风险管控,有害元素符合国家技术规范强制性要求混后的成品矿。项目后续还将根据市场及自身发展需要,适时申请拓展金精矿等其他矿产品的配矿新模式。(来源:青岛自贸片区)

5、青岛市氢能产业园新签约6个项目

7月12日,青岛市氢能产业园多个重点项目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集中签约。

本次签约的上海满电未来氢能产业、青岛泊里华德诚志氢动能基金、氢能检验检测中心、碱性电解槽、宝碳双极板、招商银行“基金+产业+园区”创新金融服务等总投资23亿元的6个项目,涵盖氢能装备、燃料电池、园区金融服务等领域,将助力青岛市氢能产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其中,满电未来氢能产业项目由上海满电未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拟在西海岸新区进行总部及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将进行氢能源单车、锂电单车、氢燃料电池生产线以及企业总部、数据中心、研发中心及展示中心等建设及当地运营车辆投放。(来源:青岛西海岸发布)

6、中欧班列青岛集结中心预计年底整体竣工

中欧班列青岛集结中心建设已进入投用前的攻坚阶段。预计第三季度项目将实现仓储板块试运营,年底实现项目整体竣工。

项目位于中铁集装箱青岛中心站南侧,计容面积13万平方米。项目规划建设中欧班列集结操作中心、跨境电商中心、供应链金融中心、大宗商品期货交割中心、进口粮食监管中心、国际冷链中心等六大中心,形成“物流+贸易+金融”的班列生态圈。(来源:上合示范区)

7、美青工业园一期项目主体封顶

美青工业园一期8栋楼座已全部实现主体封顶,项目建设迈入新阶段。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二次结构和外立面施工,预计8月底现场施工面全部结束。

美青工业园一期位于青岛大健康产业园南侧,是重点低效片区2024年度重点建设项目,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以打造创新型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生产基地为目标,重点发展核医学等高端医疗设备产业,建成后将推动我区医疗健康产业纵深发展。(来源:微市北)

企业新闻

1、海信在德国举行全球客户大会,发布四大战略升级行动

北京时间7月15日,2024欧洲杯圆满落幕,已连续三届赞助欧洲杯的海信在德国柏林举行全球客户大会。海信集团总裁于芝涛发表主题演讲,阐述海信在品牌、场景化、产业、全球化四个方面的战略升级行动。

品牌升级方面,海信将母品牌在长期发展沉淀形成的“信赖、务实”的基础上,升级到“人本科技”和“至臻品质”,打造更加鲜明的品牌形象。同时坚持多品牌运营,以用户需求与人群细分为基础,明确多品牌区隔和组合策略,为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场景升级方面,面对用户从单一产品到具体场景解决方案的消费趋势,海信将加快场景化升级,根据用户不同场景需求,实现产品规划场景化、以AI为基础的研发场景化、基于用户购买场景与体验的营销场景化。

产业升级方面,海信将在关键器部件、平台服务、系统方案三大产业板块进行升级,从提供单一终端设备升级到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全球化升级方面,海信将坚定全球化战略,构建6大全球区域运营模式,由单引擎升级为多引擎驱动模式。在中国以外的5个区域中心,海信都在加强制造、研发和人才培养。(相关阅读:青岛冲出一家全球科技巨头的雄心

2、卡泰驰二手车智能交互自营商城上线,整备工厂投产

7月18日,海尔集团旗下汽车产业互联网平台卡泰驰打造的“卡泰驰智能交互商城”正式上线。

卡泰驰智能交互商城是全国首个二手车自营商城,打通线下超级店、线上商城和服务网络,形成三网融合的中高端二手车直营连锁网络,实现二手车“全国买、全国卖”。

目前,卡泰驰已布局30余家中高端二手车直营连锁店,链接全国海量优质车源,汇聚全球100多个车型品牌,共享共销5000多个优质车源,提供在线看车、智能选车、定制找车等服务,精准匹配用户个性化需求。

当天,由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卡泰驰打造的位于江苏张家港的“再制造”数字工厂,也正式投产。这是汽车行业首个“再制造”数字工厂的示范基地,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一车一码”应用,实现质量、材料、服务、车辆可视化、可追溯,成为行业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来源:海尔“砸”向下一个万亿市场

3、《世界一流港口综合评价报告(2024)》发布,青岛港跻身世界前列第四名

7月16日,中国经济信息社与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联合发布了《世界一流港口综合评价报告(2024)》。评价结果显示,新加坡港、上海港仍处于世界一流港口领先方阵;鹿特丹港、宁波舟山港、釜山港、青岛港、深圳港、安特卫普-布鲁日港、汉堡港、香港港、广州港9个港口跻身世界前列方阵,青岛港已连续两年在世界前列排名中位次前移(2022年位居第六位,2023年位居第五位)。

得益于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山东港口青岛港实现吞吐量快速增长、岸线利用高效集约、码头作业效率全球领先、绿色智慧水平不断提升,港口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港口国际美誉度不断提高。中国经济信息社“世界一流港口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项目负责人、经济智库事业部副总经理曹杰博士表示,2023年,中国港口在智能化、绿色化方面的进展受到国际高度关注,港口品牌影响力不断提高。中国前10样本港口中,青岛港获得港口国际美誉度S级评价。(来源:青岛港)(相关阅读:青岛港近百亿重组大变脸背后的激烈博弈)

4、海尔智家拟9.8亿元收购伊莱克斯南非热水器业务

7月18日,海尔智家与瑞典伊莱克斯集团签订相关交易文件,以24.5亿南非兰特(折合约9.8亿人民币)的企业价值,收购其旗下于南非市场从事热水器业务的 Electrolux South Africa Proprietary Limited (“ESA”)的100%股权并接收其家电业务人员。

本次收购是海尔智家战略性布局非洲市场的重要举措。通过此次并购,海尔智家将借助Kwikot在南非广泛覆盖的暖通渠道以及完善的售后网络,并通过产品、供应链等方面协同,进一步丰富Kwikot热水业务产品阵容,支持其更好发展太阳能热水器、净水器等。收购完成后,海尔智家也将借助Kwikot的渠道优势,拓宽海尔冰箱、洗衣机等其他白电产品在南非市场的发展。(来源:海尔智家)

5、百洋医药与阿斯利康等在青设立创投基金

企查查数据显示,7月17日,百洋医药与阿斯利康中金在青岛共同投资成立了一家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名为阿斯利康中金(青岛)创业投资基金。

该基金的出资额为10亿元,主要经营范围包括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和资产管理等活动。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无锡阿斯利康中金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百洋医药等共同持股。

此前,百洋医药曾发布公告,公司与阿斯利康商务咨询(无锡)有限公司、中金资本运营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资设立阿斯利康中金青岛医疗健康创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暂定名)。该合伙企业的认缴出资总额为10亿元,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5000万元,占认缴出资总额的5%。

该合伙企业将重点投资于中国境内医疗健康(包括但不限于生物医药、生物技术)领域的投资项目,优先支持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项目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项目。(来源:青岛资本圈)

6、青岛银行与山东产研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近日,青岛银行与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简称“山东产研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青岛银行将与山东产研院携手,在新型研发机构与金融机构之间建立更深层次、更多维度的合作模式,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在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升级过程中的助力作用,充分挖掘科技要素的金融价值,拓宽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支持科技早小企业快速发展,合力打造“青馨智汇”科技金融生态圈。

当天,青岛银行济南分行分别与芯慧微电子(山东)有限公司、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来源:青岛金融)

7、IDC发布中国AI工业质检报告,创新奇智跻身行业第1

近日,IDC发布《中国AI赋能的工业质检解决方案市场份额,2023》研究报告。创新奇智凭借优异的市场表现在报告中跃居首位,成为中国第1大AI工业质检解决方案厂商。

创新奇智聚焦钢铁冶金、面板半导体、3C高科技、汽车装备、能源电力、工程建筑、食品饮料&新材料、智造实训等八大制造业细分领域,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其中,在液晶面板行业,创新奇智打造了覆盖全工艺段的AI液晶玻璃破片检测解决方案,实现了从上料到AOI检查的全自动流程,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业内首创硅片智能质检一体机,让生产厂可以实现快速、稳定、实时的硅片质量检测,使客户从抽样检测过渡到对硅片的全检,从人工检测升级到自动化检测。(来源:创新奇智)

8、逢时科技首家健康旗舰店在青开业,开启“十百千万”全球招商计划

7月13日,逢时健康旗舰店001号在青岛金狮广场正式开业。逢时科技同步举办全球招商大会,面向全球“同行者”发出邀约,布局“十百千万”网格渠道,共同打造生态共赢模式。

‌根据中康科技的大数据‌预计,到2030年‌我国大健康产业的规模将达到16万亿元。在这个赛道中,生物储备量高达10亿吨的南极磷虾进行开发利用,被认为是朝阳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逢时科技“十百千万”是指目标建成十家旗舰店、百家专卖店、千家专营店、万家专柜店。通过用专柜店、专营店、专卖店+旗舰店的“3+1”模式进行线下渠道布局,逢时科技将在更大范围内,用更好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供“贴身”的健康管家服务。(来源:逢时科技)

9、青岛国信集团成功发行1.5亿美元境外蓝色债券

7月15日,青岛国信集团成功定价总规模1.5亿美元高级无抵押境外债券,期限3年,票息率6.1%,创下了国内近一年来同架构美元非金融债券发行的最低纪录。据了解,本次发行的蓝色债券是山东省首单蓝色境外债券,也是青岛国信集团继去年成功发行可持续债券后,再次在ESG(环境、社会与治理)领域的重要实践。(来源:文化国信)

10、青岛2家企业入选“2024中国金融科技竞争力百强榜”

7月10日,2024年数字金融与金融安全大会在中关村展示中心成功举办,会上,青岛联动优势、标贝科技两家企业荣登“2024中国金融科技竞争力百强榜”。

联动优势不断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和5G消息等新兴技术,探索行业数字化最佳实践,创新应用场景,为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提供专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及服务。已与140多家金融机构和3600多家大型企业建立合作,服务惠及100万家中小企业和5.3亿个人用户。

标贝科技作为行业领先的人工智能科创公司,坚持以“数据+技术”为引擎,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以强大的技术能力和丰富的行业积累构筑全方位AI能力体系,在智能语音交互技术和大模型技术的创新研发和商业化应用取得了显著成就。

“中国金融科技竞争力百强榜单”自2017年至今已连续发布8届,是国内金融科技行业最具影响力的榜单之一。(来源:青岛金融)

特别声明本文摘自“青记”公众号,原题目:青记周报|青岛巨头跨国并购再出手